甘肃:全生涯服务 全方位关爱 || 心智障碍者就业服务交流研讨会顺利举办! -亚博vip888

甘肃:全生涯服务 全方位关爱 || 心智障碍者就业服务交流研讨会顺利举办!

为更好地发挥甘肃省精协的桥梁纽带作用,切实履行精神残疾人(含孤独症)利益代言人、服务组织者和权益维护者职责,探索甘肃省推进心智障碍者尤其是重度困难心智障碍者就业服务实现过程中的有效路径,开启甘肃省心智障碍者服务新格局,动员更多省内相关领域专家、各级精协班子成员、社会组织参与甘肃精协重点工作,推进甘肃心智障碍者就业服务均衡发展,甘肃省精协于4.2世界孤独症日期间举办心智障碍者就业服务交流研讨会。

2024年3月30日,甘肃省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会于农垦宾馆二十一楼会议室举办心智障碍者就业服务交流研讨会,通过开展研讨会的形式,中国精协、甘肃省残联、甘肃省精协、各市州精协负责人、助残社会组织负责人、康复机构特教老师、助残社工、心智障碍者家长等组织,研讨学习优秀经验,共同探讨全生涯服务全方位关爱心智障碍者就业服务,为甘肃省残疾人事业高质量的发展做出贡献和努力。中国精协、甘肃省残联、甘肃省精协、各市州精协负责人、助残社会组织负责人、康复机构特教老师、助残社工、心智障碍者家长等100多人。

何宏兰:甘肃省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会秘书长

介绍会议流程、主题、嘉宾。

 

蒋录基:甘肃省残疾人联合会一级巡视员  致辞

尊敬的郭德华主席,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3月的兰州春光明媚,遍赏芬芳,春天的黄河灵秀清澈。在全国上下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国残联党代会,甘肃省残联党代会精神,深入实施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的这个关键时刻。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举办心智障碍者就业服务交流研讨会,这是甘肃全省广大心智障碍者和社会各界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喜事。首先我代表甘肃省残联对于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表示衷心的祝贺。向前来参加活动的各位领导学者以及孤独症的孩子及家长表示热烈的欢迎。

多年来,甘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的发展,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个格外”的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开展建立帮扶爱心甘肃建设工程,16万重度困难残疾人实现了“一对一”的精准帮扶,全省残疾人工作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我省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情况下,残疾人的工作迈入了全国的第一方阵。这既是全省广大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勇于攀登,不懈奋斗的结果,也充分体现了甘肃省委省政府对我们残疾人事业的关心厚爱。

心智障碍者是我们社会大家庭的平等成员,他们也有无限的潜力和独特的价值,他们应该得到平等的机会,实现自我发展,创造自我价值和美好的未来,与我们一道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我们作为心智障碍者的守护人,有责任给他们创造更加包容和友善的就业生活环境,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让心智障碍者能够在社会充分的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不断的取得进步和发展。

这次研讨会主要聚焦如何进一步提升心智障碍者的就业服务水平、为心智障碍者搭建更广阔的职业发展平台等内容进行研讨。我们应该积极动员和凝聚全社会的力量,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第一,需要加强对新的创业者就业需求状况的调查和了解,深入分析他们的特点优势以及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提出并制定有针对性的有效的政策措施,不断推动心智障碍者就业工作的发展和全社会关注重视。

第二,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支持服务体系,为心智障碍者提供全方位的帮助和支持以及服务,包括提供职业培训职能,提升改善工作环境,探索灵活的工作制度等。通过制度性的安排、制定优惠政策、充分调动心智障碍者的自身的潜能,让有就业愿望,有一定的就业能力的心理障碍者,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在社会实践锻炼中找准努力的方向,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

第三,需要加强社会各界的沟通协作,组织动员和积极配合,共同推动心智障碍者就业工作,形成“政府支持、企业联动、社会组织、家庭和个人广泛参与”的发展局面,并形成合力。为心智障碍者就业工作做贡献力量,让全社会更加包容、更加有爱、更加温暖。

在本次研讨会上希望大家踊跃交流发言,积极地分享促进心智障碍的就业工作发展的思考和各自的实践工作经验,探讨心智障碍的就业服务的创新模式和有效突击,不断有新的发展就业,这项宏大的事业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让我们牵起手来,共同为实现新时代的就业梦想不懈追求,努力奋斗。

 

郭德华:国内心智障碍者就业服务模式经验分享

特殊教育博士/教授 中国精协副主席,孤独症工作委员会主任

一、心智障碍者就业概述

围绕心智障碍者有就业需求吗?心智障碍者能就业吗?心智障碍者有没有成功案例和就业支持政策?进行分享。就业是心智障碍者的基本权利。就业是心智障碍者最好的社会性康复手段。然而心智障碍者就业率低于5%,远低于50%的社会平均水平;基于社区和就业的支持量少质低;企业的接纳程度非常有限,家长的理念也相对落后。

心智障碍者的就业是社会系统工程。包含家庭、社会、政府等不同纬度。家庭是心智障碍者能力的来源;社会关联到社会认知度以及包容程度,涉及专业服务的支持度;政府为心智障碍者制定更为完善的法律法规、政策支持,是兜底性保障。

心智障碍者在机械记忆、绘画、乐器、数学、方位、敏锐和次序感等方面都具有优势。如何将“孤岛智慧”转换为职业优势?这是我们需要进一步探索的。因此,心智障碍者就业稳定度高、不跳槽;做事勤快、不偷懒;尽忠职守、体力好、意愿高;对单纯性反复操作的工作不嫌烦;遵守作息、不请假。

孤独症人士适宜的职业

(1)动物工作者;(2)实验室助理;(3)软件程序员;(4)超市(仓库)整理员;(5)调查记者;(6)绘画/图像设计者;(7)网页设计者;(8)卡通制作者;(9)摄影师;(10)音乐/乐器工作者;(11)机械师/木匠;(12)烘焙/食品制作师;(13)公车司机;(14)电焊工;(15)门卫;(16)草图设计师;(17)建筑设施维修工;(18)工厂装配工;(19)仓库助理;(20)图书馆助理;(21)数据输入操作员;(22)园艺/农艺师;(23)监理师/审计师;(24)手工业者;(25)安检人员

二、心智障碍者就业服务模式

就业动机、生活自理能力、交流沟通能力、遵守规则的能力、管理情绪行为的能力。就业服务的对象包括:心智障碍者、家长(亲友)、社会(企业、公众股)以及政府(残联、民政和人社)。要综合推进各个系统,形成合力。

心智障碍者的就业是目标递进的过程,首先要让孩子成为一个社会人,能够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减少对别人的干扰和依赖,进而具备相应的学习能力,具备相应的劳动能力及生活品质。同时,社会也要给予孩子支持,包括要贯穿“生命全程”理念、“扬长不避短”理念、“融合坚持”理念。

此外,心智障碍者还需要职业基础能力(foundational skills)。包括:(1)表达自己及理解他人的语言能力;(2)日常生活中基本环境的理解能力;(3)到达工作场所能力;(4)任务理解及职业理解;(5)日常生活功能化;(6)稳定的情绪行为能力。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减少口语化指令,要用结构化的语言帮助孩子适应就业环境。

基本原则包括:要从小开始、自主选择、循序渐进、优势发展。

对于社会要科学倡导,开发岗位,就业辅助;政府要法律完善,政策落实,兜底保障。 

三、心智障碍者就业服务策略

1、职业康复

2、就业模式:全职就业、灵活就业、康就融合、异地就业、社区安置、挂靠就业。

3、目前我国的就业主要以辅助性就业、庇护性就业和按比例就业为主。

4、未来要整合支持创业就业,包含政策、专业、社区、家庭、残联以及教育资源。

张少霞:中国精协甘肃省孤独症家长自助互助服务站核心家长

手拉手社区康复就业实施基地 授牌仪式

 

戈银庆:心智障碍者就业政策解读

西北师范大学教授 甘肃省政协委员

一、残疾人就业总体情况

2022年905.5万城乡持证残疾人实现就业,同比增长59.2万人。其中,农业种养殖是最主要的就业方式,接下来依次为灵活就业、按比例就业、个体就业、集中就业、公益性岗位以及辅助性就业。

二、残疾人就业相关政策

就业政策具有更多的公共性。政府实施就业政策的目标在于改变残疾人在就业市场上“最后被雇佣、最先被解雇”的状况。从目前来看,残疾人的就业政策目标围绕“如何保障残疾人收入”和“如何确保残疾人能够融入社会”。

1、以生存权利保障为主要诉求的“居养型”就业政策阶段(1949—1978)

残疾人就业政策以“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为前提,以“专门养护”等传统文化观念为基石,以救济和社会规制结合为手段,以解除残疾人生存困境为目的。

2、以劳动权利保障为主要诉求的“庇护型”就业政策阶段(1978—1988)

残疾人就业政策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前提,以“做大做强”等市场经济理念为基石,以增加福利企业数量和规模为手段, 以保障残疾人劳动权利为目的

3、以发展权利保障为主要诉求的“明权型”就业政策阶段(1988—2008)

残疾人就业政策以“同步推进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建设”为前提。以“生产力发展和人的发展并重”等马克思主义经典政治理念为基石,以扩充残疾人就业形式为手段,以明确并保障残疾人基本权利为目的。

4、以社会权利保障为主要诉求的“赋能型”就业政策阶段(2008—今)

残疾人就业政策以“实现社会公平”为前提,以“非歧视”等现代政治理念为基石,以扩充残疾人就业服务政策为手段,以提升残疾人融入社会能力为目的。

三、心智障碍者的特殊境况

心智障碍者的身体技能相较于其他类型的残疾人而言,并未受到太多影响,经过合力的康复培训及引导,可以具备工作能力。从我国精神障碍残疾人来看,四级残疾的占比最多。

根据残疾程度的不同,使其回归社会:

四级精神残疾者可在教育和培训的基础上,安排一般性工作,实现集中性庇护就业;
三级残疾者可结合其行为和智力特点,做简单的操作性工作;
二级残疾者可在照顾者陪同下从事简单的操作性工作;

四、日间照料中心与就业促进

针对重度残疾人家庭“照看一人、拖累一群、致贫一家”突出困难。

甘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日间照料工作,省领导多次作出指示批示,安排专项财政资金,实施重度困难残疾人日间照料中心。省残联牢牢把握“平等、融合、共享”的价值导向推进。出台《甘肃省残疾人日间照料服务规范(试行)》,各地整合基础设施资源,设置残疾人日间照料中心,设置六室一工坊(多功能活动室、心理疏导室、医疗保健室、休息室、康复训练室和就餐配餐室,具备条件的增设就业工坊)。

依托阳光家园计划,在全省全面实施城镇重度残疾人日间照料项目,近三年财政累计投入8468万元,发展日间照料中心121个,服务残疾人1.71万人。提供日间生活照料、基本康复训练、问题活动和辅助性就业。

五、日间照料中心未来展望

2024年,甘肃省将以“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建设为依托,将残疾人日间照料服务作为关爱残疾人群体的重要举措,投入资金600万元,建设爱心屋60个,覆盖14个地州及兰州新区,建设20个残疾人日间照料服务省级示范中心,进行5000户无障碍改造。

六、残疾人就业政策的未来发展

1、以“法治”精神加强相关法规建设

法律权威是推进相关政策顺利落实的根本保证,有了法律保障,才能更好的保障残疾人权益,改善残疾人就业现状。当前我国针对残疾人就业的法律条例层次等级较低,且集中于政策走向和基本理念,在处理细节问题和具体执行过程中时缺乏相关依据。实际操作性和可行性有限,因此,为树立残疾人就业的法律权威和法理保障,应积极加快残疾人就业立法补充,加强顶层设计,找准政策定位,为残疾人就业工作提供全面专业的支撑,同时健全配套法律政策,对各项就业权利内容和相关保障权益进行展开、细化,将具体支持措施不断深化。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完善地方性相关细则和举措,提高政策运用和制定的灵活度。

2、以“治理”思路优化就业服务供给

残疾人群体能否获得高质量就业,一方面取决于制度安排,另一方面也依赖于残疾人群体的劳动技能和接受的就业服务。就业技能培训,就业信息提供,职业康复和职业能力评估等内容。残疾人就业服务是一系列以提升残疾人就业能力,帮助其迅速胜任工作,进而顺利融入社会为目的的制度安排。

包括:继续通过完善服务流程,进行政策宣传等形式,不断优化残疾人就业培训、评估、服务的各项标准,让有相关就业技能的残疾人群体做到“持证上岗、人尽其才”,建立长远的目标规划和制定可持续的就业培训工作蓝图,营造持续和谐高效的就业培训环境;通过大力推进政策宣传,志愿者活动等政策,开展丰富多样的助残活动,一方面帮助更多残疾人群体了解就业培训相关政策,增加他们的信息获取渠道。另一方面通过宣传,帮助全社会形成助残护残的良好风气,支持和鼓励残疾人自强不息,主动融入社会。

3、以“实效”理念促进就业政策落实

完善的制度体系需要相应的机制设计配合,才能够真正地落到实处。目前针对残疾人就业的相关政策体系相对完善,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例如在残疾人保障金制度下,一些企业宁愿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也不愿按1.5%的比例招收残疾人员工,实际上反映了政策在落实上的差距。

未来,首先可以对残疾人职业能力展开评估工作,对每一位有就业意向的残疾人进行客观、科学、全面的评估,从而证明其从业能力,确保其能够胜任岗位职责,帮助就业服务政策切实有效。其次,可以简化政策审批机制,对符合要求的残疾人和企业在税收优惠,资金补助等审批上进行简化,做到“一站式”服务,让政策普遍惠及残疾人群体。最后,适时扩展政策范畴,让政策覆盖面更加广泛,对于像借助“互联网+”新业态就业的残疾人,通过扩展政策准入条件和涵盖范畴,让他们也能享受到传统政策带来的优惠扶助效果,更高效的促进政策的落实。

 

甘肃省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会主席陈娟 

心智障碍者就业工作计划说明

一、回顾2023年参访工作

甘肃省精协发挥协会、委员会的作用,在省残联坚强领导下积极主动的开展工作,履行好代表服务、维权、监督职能,认真落实甘肃省“三抓三促”行动和结对关爱困难重度残疾人的行动,让特殊困难的群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心青年的支持性就业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共同努力,呼吁更多的学校,为我们更多的心青年敞开大门,为他们提供职业教育的机会,让他们习得一项职业技能,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做准备。家长们需要锻炼咱们心青年的自主生活和独立出行的能力,为心青年的就业做多方面的准备。社会需要为心青年提供支持性就业的环境,以及有利于我们心青年就业的支持型的政策。2023年陆续开展了心青年职前教育训练;以个案的形式进行的一些探索和试点;组织人员去了杭州的上城区弯湾托管中心、慧灵的托管中心学习参访。

二、2023年为心智障碍者就业提供的支持

结合兰州本地心智障碍者及家庭的情况,我们设计了日间照料,即职前教育培训的课程内容。2023年7月,开办了大龄心智障碍者日间照料及职前教育培训班,以及社区老友记的暑期的赋能班,以支持心青年为个案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与兰州大学的核科学与核技术学院志愿者结对子一起去观影、参观博物馆、郊游,为心青年建立了很好的人际交往的关系,提升心青年的社会参与能力;通过实操来增强我们孩子们的社会交往能力。

在志愿者的协助和专业的指导下,大龄心智障碍者进行了职前技能的训练。比如说每天早晨出门独立乘坐公交车、地铁,然后在课程的设计里面,我们还安排了日常生活的一些基本技能,比如说整理内务、叠衣服、扫地、擦桌子。日间照料中心的老师们或者是志愿者陪同心青年去超市采购、准备午饭。通过整个假期以及日间照料的探索,孩子们在这些基本的生活的技能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此外,我们还带领心青年进行手工制作、去到酒店当服务员,带孩子们体验职业情景的模拟课。通过观看各种职业的影片,然后现场角色的扮演,进行体验式的教学,提高了孩子们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通过这一系列的社会活动以及职业培养,让心青年初步形成了职业的概念,并认识到有不同的职业,让他们收获了劳动的价值体会,体会到了劳动的快乐。是通过课堂的分享,也加深了心青年的家庭的责任意识以及社会的责任意识。

三、2024年心智障碍者就业工作计划

甘肃省精协孤独症家长工作站,对心智障碍者就业工作有以下几点计划:

1、通过心智障碍者职业转衔成长营活动支持心青年。基于对大龄心智障碍者日间照料暨职前教育培训班的尝试,继续探索职前培训的内容、方式,寻求各方资源的支持,摸索出一条相对可行的路径,为兰州以及甘肃这的心智障碍者探索从职业教育转衔就业探路。

2、深入到甘肃省部分的地区进行深度调研。今年打算赴天水、张掖、临夏、定西这几个地区做深度的调研,入户面对面与残障家庭交流,了解具体情况和需求,以及在当地如何链接资源。调研聚焦心智障碍者如何实现就业议题。

3、在今年的全国助残日期间,组织倡导性的活动。联合一些企业来做宣讲,向残障家庭宣传残疾人的就业政策。

4、对残障家庭的支持。组织对家长关于职业转衔通识内容的培训、青春期性教育的培训、政策法规解读培训等。

5、召开促进融合就业的研讨会并形成调研报告,同时呼吁两会代表将此项内容作为明年的提案。

 
会议结束,甘肃省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会秘书长何宏兰为本次心智障碍者就业服务交流研讨会做总结发言,感谢所有为此次会议准备和建言献策的人员。

来源:甘肃省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会